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: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

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

  追寻红色足迹,感悟思想伟力

  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河北省正定县,是新时代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。这里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调研的地方,更是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村。通过沉浸式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,基地将“红色文化+生态农业”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向全国,成为党员干部、青少年群体学习党史、感悟初心使命的重要实践平台。近年来,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超15万人次,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%以上,其创新教育模式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板。

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: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
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

  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样板

  塔元庄的蝶变源于党建引领的实践探索。基地通过“五个一”课程模块(聆听老党员口述史、学唱抗战歌曲、制作革命手工艺品、急行军体验、撰写研学日记),将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。例如,草莓公社的玻璃温室不仅实现果蔬采摘,还通过VR技术重现“大生产运动”场景,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南泥湾精神。这种“科技+农业+文化”的模式,使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,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
  沉浸式教育的创新实践

  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的“角色代入”教学模式颇具亮点。参与者可穿着八路军制服,在复原的抗战指挥部体验情报破译、物资调度等任务。特别设计的“红色剧本杀”活动,将党史事件转化为解密游戏,青少年在团队协作中完成“护送电台”“破译密码”等任务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历史认知留存率提升40%,成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。

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: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
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

  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时代价值

  塔元庄的实践不仅展现了红色教育的创新活力,更体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。通过“实景课堂+智慧党建”模式,基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还原村庄发展历程,游客可体验“重走总书记考察路”VR项目,参与“红色直播间”助农实践。这种教育模式既传承了红色基因,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桥梁。

  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

  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的成功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。从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工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,到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的研学实践,再到省国动办、法院系统的联合党建,基地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百余所学校的定点教育基地。通过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,基地引导教师党员在教学科研中当先锋、作表率,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  未来展望:打造全国红色教育标杆

  面向未来,塔元庄红色教育基地将继续深化“红色文化+生态农业+科技创新”的融合发展模式。通过引入更多数字化技术,如全息影像、虚拟现实等,进一步提升教育体验的沉浸感。同时,基地计划扩大与高校、企事业单位的合作,开发更多定制化课程,推动红色教育向纵深发展,力争成为全国红色教育的标杆示范基地。

推荐文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