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行李扔进行李箱前,先问自己一句:去西柏坡,我到底要带什么?很多思政教师第一次接到通知时,兴奋三秒,随即陷入茫然。红色基地不是旅游景点,干部培训也不是打卡拍照,准备不足,回来只能写检讨。下面这份清单,按七个维度拆解,把 “该做什么、带什么、注意什么” 一次说清,照着做,培训不踩坑。
一、证件与审批:一张纸卡住全部行程
身份证、工作证、高校出具的政审函,三样缺一不可。政审函须加盖党委公章,提前一周快递到基地备案。若临时换人或补交,审批系统会自动退回,耽误的是整组人的住宿排期。

二、课程预学:把 “西柏坡” 三个字读厚
基地提供的线上资料包,内含三份原始档案扫描件: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手稿、七届二中全会速记稿、华北人民政府组织条例草案。打印后装订成册,高铁上就能翻完。提前划出三个疑问点,现场提问环节可直接对话讲解员,避免 “老师被问倒” 的尴尬。
三、着装与礼仪:别在镜头里穿帮
室外教学占全天 40%,山地温差大。建议上身纯色 Polo 衫或深色夹克,下身黑色长裤,脚上是防滑运动鞋。女士避免细跟鞋,男士摘掉夸张手表。开班仪式需佩戴党徽,基地统一发放新版,别自带旧款,颜色差异在合影里极其显眼。
四、技术与记录:让手机变成生产力
充电宝≥20000 毫安,数据线两根,Type-C 与 Lightning 各一。录音笔选可转文字的型号,晚上回宿舍直接生成速记稿。拍照别开美颜,基地要求原图存档。提前在手机相册建立 “西柏坡” 文件夹,按 “上午 – 现场”“下午 – 研讨” 命名,后期写报告省掉整理时间。
五、健康与药品:别让高原反应抢戏
西柏坡海拔不高,但连续站立讲解三小时,血压容易波动。自备电子血压计,早晚自测并记录。肠胃药、创可贴、藿香正气胶囊放随身小包,基地医务室距离教学点步行十五分钟,真跑过去也耽误课程。
六、团队与分工:把 “一个人” 变成 “一群人”
每组十人,设组长、安全员、记录员、宣传员四职。组长负责对接基地,安全员清点人数,记录员整理每日简报,宣传员拍视频剪成一分钟日报。职责写在纸条上,贴宿舍门后,睡前看一眼,第二天不扯皮。
七、返程与转化:让感动变成教案
培训结束当晚,别急着庆功。在高铁上用备忘录写 “三句话总结”:最震撼的场景、最颠覆的认知、最想带回课堂的一句话。回校后第一周,把这三句话扩展成十五分钟微课,录屏发校内网,点击量通常破千。
照着七步做完,你会发现,西柏坡之行不再是 “去过”,而是 “带走”。红色资源只有转化为教学素材,才算真正抵达了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