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导引: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“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”,承载着“两个务必”精神的历史丰碑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系统化、场景化、创新化的实践路径,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精神动能。本文从工作机制、教育模式、传播策略等维度,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实效性建设提供可落地的行动指南。
一、以党建引领构建红色教育长效机制
建立“党委统筹+部门联动”的工作体系,制定年度红色教育行动方案,将党史学习与主题党日、专题党课深度融合。通过设立“红色教育责任清单”,明确党员干部的实践任务,确保红色精神学习常态化、制度化,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闭环。
二、打造沉浸式场景增强精神共鸣
依托西柏坡纪念馆、中央旧址等实景资源,开发“重走赶考路”“沉浸式党课”等体验项目。运用AR技术还原历史事件,结合角色扮演、情景剧等互动形式,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悟革命精神,实现从“被动听讲”到“主动参与”的认知升级。
三、数字化传播扩大红色文化辐射力
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传播矩阵,开发“云上西柏坡”小程序,推出VR全景展厅、党史微课堂等数字产品。联合主流媒体策划“红色精神青年说”短视频大赛,以年轻化表达触达Z世代群体,实现红色教育从地域性资源向全国性IP的跨越。
四、深化青少年红色基因培育工程
设计“红色研学+”课程体系,将红色教育与劳动实践、思政课堂结合。组织“红领巾讲解员”“少年党史宣讲团”等品牌活动,通过勋章激励、成果展示等方式激发青少年使命感,构建从认知认同到行动转化的教育链条。
总结: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以守正创新的实践,为红色精神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。通过机制保障、场景赋能、技术加持的三维驱动,不仅实现了红色资源的活态转化,更在新时代筑牢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。未来需持续深耕内容深度与传播广度,让红色教育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