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柏坡党性教育:筑牢勤政廉洁根基的红色密码
在革命圣地西柏坡,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“两个务必”的谆谆告诫。如今,这片红色热土正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锤炼党性、涵养廉洁品格的精神熔炉。如何让党性教育在勤政廉洁建设中持续释放长效动能?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实践探索,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思想淬炼:以红色基因筑牢廉洁防线
西柏坡纪念馆内,“小米加步枪”的实物陈列与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的历史影像,直观再现了革命年代共产党人艰苦朴素、廉洁奉公的精神风貌。通过沉浸式教学,党员干部在重温入党誓词、聆听红色故事的过程中,深刻感悟“赶考精神”的时代内涵。这种将历史叙事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,让廉洁意识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是转化为党员干部内心的精神自觉。
实践锤炼:在历史场景中感悟责任担当
红色教育基地精心设计的现场教学环节,让党性教育从“课堂”走向“现场”。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,党员干部重走“赶考路”,亲身体验革命前辈“进京赶考”的艰辛与坚定;在廉政教育专题展馆,一幅幅警示案例与正面典型形成强烈对比,引发深刻反思。这种“身临其境”的实践体验,促使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。
制度约束:构建廉洁从政长效机制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将党性教育与制度建设深度融合,通过建立“学-思-践-悟”全链条教育体系,推动廉洁教育常态化。结合数字化手段打造的“廉洁云课堂”,实时记录学习轨迹;量身定制的廉洁风险防控清单,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具体行为规范。这种软硬结合的教育机制,为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精神传承:让红色基因永葆生机活力
党性教育不是一阵风,而是一场接力赛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注重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,通过编纂红色家书、创作廉政主题文艺作品等方式,让廉洁文化可感可知。同时,搭建“线上+线下”互动平台,引导党员干部分享学习心得、交流实践经验。这种动态传承机制,使廉洁基因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。
结语:永葆“赶考”路上的清正底色
从西柏坡出发,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“赶考”的清醒与坚定砥砺前行。新时代党员干部唯有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、把廉洁要求刻入灵魂,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