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院里听党课:从”两个务必”到新时代答卷

  院坝里的历史回响

  在西南某省的山坳里,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特殊党课正在进行。老党员王德贵稳稳地坐在竹椅上,腿边摆放着一盏煤油灯。他轻轻翻开那本泛黄的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1949 年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课程要点。“那时候我们带着干粮上党课,现在你们有电筒、有 WiFi 啦。” 王德贵的话语里透着对往昔岁月的感慨,也带着对当下条件的欣喜,引得台下的乡亲们哄笑起来。这场院坝会的特别之处就在于,它巧妙地将 70 年前的 “两个务必” 与如今的基层治理紧密相连,让历史与现实在这方小小的院坝里交相辉映。

  据某地媒体报道,类似的院坝党课已在多个乡村陆续开展。年轻干部们在与群众的近距离交流中发现,当政策解读与温热的茶水相伴时,群众的提问变得更加直白和直接:“乡村振兴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啥?” 这种质朴的疑问,正是当年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所强调的 “从群众中来” 理念在当今社会的生动体现,也让我们看到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倾听群众心声始终是工作的关键。

  方言里的精神密码

  在西北某县,村干部用诙谐的土话讲解 “两个务必” 时,巧妙地将深奥的道理转化为群众熟悉的生活场景:“谦虚谨慎就和碗里盛汤不能满一个道理,艰苦奋斗呢,就好比种地不能偷懒。” 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,瞬间点亮了年过七旬的李大爷的理解之光。“原来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,和党的要求是同一个理儿。” 李大爷的恍然大悟,不仅是对村干部讲解方式的肯定,更是对精神传承在生活琐碎中扎根的生动诠释。

 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教学档案中,记录着某期学员在实践报告里写下的感悟:“以前总以为精神传承是高大上的宏大叙事,现在才发现,它就藏在晾衣绳上的针脚里,藏在 everyday 的点滴生活里。” 这种从实践中得来的认知转变,有力地印证了官方媒体提出的观点:在新时代,群众工作需要 “翻译官”,要把政治话语转化为质朴的生活语言,让群众在熟悉的氛围里领会精神的实质。

  从课堂到田间的实践链

  某地创新开展的 “党课进果园” 活动,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座直通心灵的桥梁。青年干部们穿梭在果树间,边修剪枝丫边与村民唠家常。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劳作中,一位村民突然抛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:“政策说要发展特色农业,可我家的苹果还没销路呢。” 这个看似简单却饱含焦虑的提问,直击政策落地过程中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 难题。而青年干部在田间地头的这番顿悟,正是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一直倡导的 “理论联系实际” 理念的生动展现,也让人们看到,真正的政策落实需要干部们深入群众的生活场景,去倾听、去发现、去解决。

  在西北某村,驻村第一书记别出心裁地设计了 “问题墙”。村民们把日常的困惑写在色彩鲜艳的便签纸上,贴在墙上;干部们则定期前来 “认领”,带着问题去调研、去思考、去行动。这种看似简单甚至有些稚气的方式,却实实在在地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干部们的诚意和决心。“干部不是来作秀,而是来解决问题的。” 这种质朴的信任在村民心中悄然生根,也成为新时代践行 “两个务必” 精神的珍贵经验,见证着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日益亲近。

 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

  在一次意义非凡的培训中,学员们被要求用铅笔在复刻地图上标注关键节点。起初,大家觉得这个任务简单得很,可随着标注的深入,现代人对地理概念的模糊逐渐显现。这个意外的发现,让人们意识到,在新时代传承艰苦奋斗精神,需要跨越的不仅是认知上的鸿沟,更是心灵上的隔阂。令人惊喜的是,参与活动的 90 后干部在完成地图标注后,自发组织了一场 “重走长征路” 活动。他们在行走中感受先辈们的不易,在汗水中领悟精神的力量,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,也因此在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心中拉开了序幕。

 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讲师们有个沿袭已久的习惯:在每次课程结束前,都会展示一张极具冲击力的对比图。左边是 1940 年代简朴的会场照片,右边是某地新建的现代化会议室。这种鲜明的对比,往往会让现场陷入一片沉默。直到有学员打破沉寂,指出:“左边的人穿着补丁衣服却精神饱满,右边的人西装革履却面无表情。” 这种在沉默中生发的顿悟,宛如一把钥匙,开启了群众工作的心灵之门,让人们深刻意识到,真正的精神力量不在于外在的装扮,而在于内心的坚守和热情。

  新时代的赶考之路

  在西南某村的党课现场,一位年轻干部在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这样一句话:“群众最怕干部说空话。” 旁边,他歪歪扭扭地画了一个笑脸。这种朴实无华的记录方式,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新时代干部作风的真实模样。数据显示,某地自开展 “院坝党课” 以来,群众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,达到了 27 个百分点。

 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最新教学案例里,记录着某地干部在解决土地纠纷时的创新之举 —— 采用 “茶馆调解” 方式。没有严肃的会场,没有紧绷的神情,就是在这样看似随意的茶馆场景里,对立的双方却更容易打开心扉,说出心里话。这种创新的实践,宛如一股清新的春风,为 “两个务必” 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让我们看到,当传统精神与现代智慧碰撞时,所绽放出的耀眼火花。

推荐文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