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中感悟红色精神:西柏坡红色培训学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
在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浪潮中,西柏坡红色培训学院突破传统课堂边界,以”沉浸式学习+场景化教学”打造”行走的思政课堂”。通过将革命旧址转化为教育现场,让学员在红色地标中触摸历史脉络,开创了”理论认知-情感共鸣-实践认同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。
▶ 场景重塑:沉浸式教学激活红色记忆
依托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、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18处革命遗迹,设置”红色剧本研读””革命家书诵读”等特色课程。学员身着历史服装,在复原场景中完成情报破译、支前物资运送等体验任务,使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记忆。
▶ 数字赋能:科技手段传承革命精神
运用VR技术重现”三大战役”历史场景,开发”红色文物3D博物馆”小程序,学员扫码即可获取720度全景导览。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习轨迹,为不同群体定制”解放区支前模范””隐蔽战线特训”等专属研学路线。

▶ 代际对话:青年讲师团创新传播模式
组建由党史专家、革命后代、高校学子构成的”红柏青年宣讲团”,开发”00后讲党史”短视频专栏。在狼牙山、白洋淀等实景拍摄中,通过”Z世代”视角解读西柏坡精神,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突破2.3亿次。
▶ 实践育人:红色基因融入基层服务
将思政课堂延伸至乡村振兴一线,组织学员参与老区农产品直播带货、红色旅游路线设计等实践项目。累计培育57支大学生创业团队,带动周边8个村庄实现文旅产业升级,形成”学习-实践-反哺”良性循环。
西柏坡红色培训学院通过空间重构、技术融合、代际互动三大创新,让思政教育从”被动输入”转向”主动探索”。这种”行走的课堂”不仅激活了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,更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通道,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。